2011年10月首度演出,2014年4月重製上演
台灣重量級劇作家|紀蔚然
靖惇在這齣戲裡塑造了一個絕妙母親的角色,讓我想到我母親和其他我們熟悉的母親,光是這點就值得一看。動見体藝術總監|符宏征
在《屋簷下》劇本中,靖惇的筆法更見洗練,情境轉折進行得非常明快。在日常生活題材中注入詩意魔幻,也變成了他近年創作的特色之一。
靖惇試圖在平凡中尋找一個美學的距離,亦即透過一種詩意的觀點,去揭開人性的隱晦。
資深劇場工作者|謝東寧
劇作家的匱乏,大概是台灣戲劇界的最大隱憂,沒有足夠的劇作家,書寫屬於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情感與歷史,那麼劇場永遠只能是「隔岸」的想像與模仿。
特別是新生代劇場創作者──方便精彩的外國翻譯劇本、電視卡漫的異想世界、或者是中產生活的虛華想像,作品忽略了創作者真實的過去背景與當下現實,劇場害怕連結的,反而是廣大人民生活的真實,導致來看戲的觀眾也永遠受限於特定的族群。
所以當動見体劇團推出新生代編導王靖惇,以自身家庭經驗與社會新聞出發,描寫一個台灣中下階層生活困境的作品《屋簷下》,單就創作者的這份意圖與實踐,就足夠令人不禁動容。
所以當動見体劇團推出新生代編導王靖惇,以自身家庭經驗與社會新聞出發,描寫一個台灣中下階層生活困境的作品《屋簷下》,單就創作者的這份意圖與實踐,就足夠令人不禁動容。
劇評家|蔣家驊
在這樣的創作主題下,《屋簷下》對於親情的描寫,書寫的相當到位而親切。
紮實的文本讓人目光無法從場上的劇情發展移開,各種議題(如藉由兒子感情對象突顯的同志議題、兒子與二女兒在工作上不順利所面臨的失業/經濟議題、母親面臨房屋拆遷的都更/土地開發與房屋持有權議題,父親的失智照顧養護議題等等)雖然缺乏深入探討的篇幅,但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幾個主要事件,不但耳熟能詳且讓人感到熟悉,因為有種在地的親切感而不難理解。
整個文本讓我感覺相當「古典」,讓人想到許多西方經典寫實戲劇的文本作品。
而《屋簷下》又再加入了魔幻的元素,父親與張太太的婚外情,像是搬演父親的記憶,又像是過去與現在的時空轉換。
美滿家庭在中秋節的團聚因為大姐的離去而產生的變化描寫的更是極為精彩,佐以小芳為了獲得父親疼愛而不惜假扮成大姐,呈現關於親人間「偽裝」的主題,乃至於這家人的中秋節由大姐出事前的烤肉轉變為出事後的吃火鍋以免觸景傷情的細節安排,甚至是一開始就以懸疑手法帶出大姐消失之事,最後再一口氣掀開謎底的作法,都讓這齣戲從文本開始就有許多可看之處,頗為令人玩味。
聯合新聞網特約專欄作家|賈亦珍
《屋簷下》是王靖惇2011年的作品,這回重演除了劇情作了些調整外,跟上回最大的不同是媽媽這個角色由王詩淳取代原本的陳佳穗,以及大姐及張太太這兩個角色由原本的蔡佾玲換成張棉棉。
要特別提一下王詩淳這個演員,她是我最喜歡的小劇場演員之一,演起那種國台語雙聲、國罵台罵輪轉如意的社會底層的「台灣媽媽」,絕對是台灣第一人,她能讓你在為了她的這些犀利語言而失笑之際,馬上重重地在你心裡搥了一記,你會覺得這些髒話毫不突兀,髒得那麼理所當然、那麼貼切,當然,劇是王靖惇編的,台詞也是他寫的,但王詩淳讓這些台詞躍動了起來。
我也很喜歡劇裡一再地用擦頭髮這件事來點出「愛」這件事,以及家庭成員間的複雜又私密無法言喻的關係,父親鍾愛長女(前世的情人),用擦頭髮來表達愛意,二女兒羨慕死了,想要父親幫他擦一次頭髮卻不可得,到頭來還是因為半瘋的父親把她誤認為是長女,才第一次幫她擦了頭髮,但這樣的圓夢,卻是索然無味。劇場演員|雷煦光
《屋簷下》作為一個典型寫實劇場的戲劇演出,透過一個普通家庭在中秋夜所發生的故事,試圖關照了至少五個社會議題/問題:親子、失業、同志、貧窮、老人照護。
這種企圖是宏觀的,也是積極涉世的,但更重要的就是:戲劇絕不能只把自己當成「戲劇」看待,即便是戲劇,涉及現實世界的政治批判,也要把自己當成至少是社會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只是我們發表的是劇本、是演出,而不是論文。
除非只是要進行形式美學的追求而已。
台新藝術獎特約評論人|貧窮男
《屋簷下》望文生義,講的是一家人的故事,原本是個非典型家庭,但在今日的社會下,也成為了典型家庭,父親失智、大女兒在風災後失蹤,在北部打拼的二女兒和小兒子失業,在這個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中秋團圓之際回到家裡團圓,才一開幕就反映了社會現況。
編導的厲害是將社會的縮影加諸到這個家庭之中,風災受難戶、被迫拆遷、兒子出櫃、父親外遇、健保問題、城鄉差異、家庭中的偏心等等,舉重若輕的透過一個家庭來呈現出來,而且在這個家庭如同曹禺「雷雨」中的周樸園一家,逐漸邦分崩離析的過程之中,卻因為母親因為癌症不久於人世,而為小孩算計未來,反而接受了兒子的同志身份與伴侶,而讓那許多沈重的議題,四兩撥千金般的化解,最終除了父親外遇一事仍是秘密,其他秘密都完全紙包不住火般的噴發,卻在死亡陰影與親情的包容下,轉危為安。
編導的厲害是將社會的縮影加諸到這個家庭之中,風災受難戶、被迫拆遷、兒子出櫃、父親外遇、健保問題、城鄉差異、家庭中的偏心等等,舉重若輕的透過一個家庭來呈現出來,而且在這個家庭如同曹禺「雷雨」中的周樸園一家,逐漸邦分崩離析的過程之中,卻因為母親因為癌症不久於人世,而為小孩算計未來,反而接受了兒子的同志身份與伴侶,而讓那許多沈重的議題,四兩撥千金般的化解,最終除了父親外遇一事仍是秘密,其他秘密都完全紙包不住火般的噴發,卻在死亡陰影與親情的包容下,轉危為安。
自由寫手、PTT Drama版主|黃麒華
我不斷聯想到綠光劇團的《八月,在我家》。雖然就劇本強度及演員陣容而言,《八月,在我家》已是不可多得的好戲,但《屋簷下》的編導除了以巧妙的情節安排不斷逗引著觀眾的好奇心,也能以平實自然的台詞編寫及細膩深刻的生命觀察,讓觀眾感同身受,就兩齣戲帶給我的感動,或許量無法齊觀,但質地同樣紮實。觀眾|JimmyBlanca
有時候真的覺得,「看戲」是真實生活的一種救贖。
還記得演出後我碎唸了一句:「這個家庭設定讓我很不舒服,因為我家的人口組成也是這樣。」我向來是個不太看重家庭的孩子,不是不關心,只是沒那麼主動貼心。
雖說平常也會偶爾對家裡吐苦水,但基本上還是不願意讓父母擔心的。
有很多話與情緒並不會容易地顯露於外,更別論於我來說彆扭做作的撒嬌了。
或許現階段的我,還是無法放下那些自以為的驕傲與自尊 (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撒什麼嬌呀)。但透過劇中兩個孩子的行為,多少讓自己獲得了些療癒。
觀眾|zeeshichin (aMnesiAc)
人生許多事本來就無法更改,命運定調的軌道眾生無法扭轉,但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中,還是能看到一點點罅隙,從黑暗的縫中看到光,那是許多人用美麗來形容的東西。
感動分成很多種,有的感動很廉價,像看灑狗血的連續劇一樣,看過哭過不留痕跡;有的卻能讓人更深一層去體會人性,被觸動的是更深的神經與情感。《屋簷下》毫無疑問是後者。
感動分成很多種,有的感動很廉價,像看灑狗血的連續劇一樣,看過哭過不留痕跡;有的卻能讓人更深一層去體會人性,被觸動的是更深的神經與情感。《屋簷下》毫無疑問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