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愛將我們撕裂《想像的孩子》

撰文/賴妍延(出版社編輯)

攝影/陳藝堂















故事發生在承認同婚與多元成家之後,大家可以登記為家人,同志們可以結婚,但就算法律允許,人類仍舊找不到同性生子的方法,就這樣,各懷心思的五個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的完美小孩,原本平衡的家人關係,因為這名想像的孩子出現而顯得搖搖欲墜。

到底什麼是家?沒有血緣是否能成為家人?一定要有個孩子才算是完整的家?單身是否能夠成家?想要一個孩子是成家的基礎或者妄想成為上帝?劇中提出了幾個論點作為開展,每個人在心中都有屬於自己對家的想望,在這種殷切期盼下,想像的孩子誕生了。由於大家內心的擔心、期盼、投射,這個孩子以他們覺得最完美的形象出現在眼前。與其說是孩子在與他們對話,不如說是他們自己一次次對自我的懷疑以及對現實的愧疚、不滿而讓想像的孩子對他們開口正視自己的問題。另外,他們不只是想要孩子,而是想要「自己的」孩子,事實上這個孩子的存在就是他們的自我延伸,對自己犯錯時愧疚的救贖,是當自己不在時,讓所愛的另外一半有所慰藉的投射,或許這麼一想真是自私,孩子的到來,似乎只是他們彌補自己心中遺憾的產物,但我認為,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遺憾,這群人更能懂得怎麼去愛孩子,就如同他們也期望能被這樣愛與接受。

想像的孩子在不同家長面前,都有著不一樣的樣貌,在表達每個孩子的心理動機時,有時候是很難拿捏的,導演巧妙透過象徵物的遞嬗讓現實與幻想,現在與過去的時空完美交融,在與孩子的應對中,也慢慢揭露每個人心中真正想要孩子的理由。劇中用自創的語言代表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強烈聯繫,那是充滿溫暖與包容的流淌,而在父親之間,孩子敞開心胸用暴躁焦慮直白的言語爆發,以激烈硬派的方式相互衝撞,在每一句道歉與每一個擁抱中,那些愧疚的人們也正慢慢在修補自己渴望被原諒、體諒的心,在以家為名的桎梏中,慢慢找回被壓得不堪負荷的自我。

到底什麼是家,這就跟觀眾眼中的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沒有標準答案。整部戲最可惜的部分,大概是在每個人都緊張得幾乎分崩離析的情況下,最後竟然天外飛來一筆回到皆大歡喜的結局。導演深切瞭解留白的重要,他的家庭三部曲《屋簷下》、《台北詩人》並不是這樣處理,但來到了最終章,身為創作者的他已經不忍心再折磨這些角色們,於是他也承認,在個人主觀的決定下,最後讓《想像的孩子》可以留下一點自我的希望。這部戲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多元成家的樣貌,但我們在急著成家之前,是否更該思考自己為什麼成家,Love Will Tear Us Apart,不要讓我們以愛之名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支離破碎,有你的地方,即是家。(題名源自歌曲〈Love Will Tear Us Apart〉,Joy Division演唱)

文章來源:表演藝術評論台